北胜州—澜沧卫—永胜县
http://www.www.pjchep.com    日期: 2016年12月17日     365bet娱乐场官网

一、永胜建置
    永胜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郡县时起已有二千多年的建置沿革,名称多次变更,辖区范围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差异。汉称遂久县,唐(南诏)置北方赕,宋(大理)置善巨郡,首府设在今永胜县城北五里许的大树坪曰“城纪镇”。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率元军从甘肃出发,经川西北过大渡河,兵分三路进攻大理,其中一路通过此地,善巨郡守高俊内附。元至元十五年(1278),将永胜东部改为施州,西部改为顺州,属云南行中书省(简称云南省)。施州和顺州的来历,是根据唐代从昆弥河移来的“施顺部落”(即今彝、傈僳、白等族之先民)人口而命名的。
    至元十七年(1280),元朝又改施州为北胜州。北胜的来历,据冯苏《滇考》载,元兵自北南来,进攻大理,“首捷此土”,故名。北胜一名,历元明清三朝,沿用了41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永宁土知府与北胜直隶州合并,划为永北府,共沿用了235年之久。民国元年(1912)改称永北县。在民国期间,永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而云南省主席龙云在全省取得最后胜利又是在此地。民间认为“北”为败北,不吉利,一致要求改名。官顺民意,于1933年9月经省议会讨论决定,将永北县改名为永胜县,永胜一名从此起始,沿用至今。
    二、澜沧卫史略
    洪武十四年(1381)农历八月,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部署,以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帅,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副,率甲士三十万进云南。十二月,明军进驻昆明,随即分兵滇南临安、滇西威楚,取得胜利。十五年初,明王朝设立云南都指挥司和云南布政使司,公布法令,安定全省秩序。闰二月,明军继续进兵大理,接着又分兵取鹤庆、丽江、石门关、金齿等滇西各地。北胜土知州高策率众内附。十七年北胜府降为北胜州,属鹤庆府。二十八年九月,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二十九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以州隶之”,“于州治南筑澜沧卫城(永胜县城),领今之北胜、蒗蕖、永宁三州”。
    当时,由于“府卫相兼”、“军民交错”,内地来的汉族军民,多与本地土著女子婚配,成家立户,繁衍子孙,便促进汉夷融合,故永胜有“夷娘汉老子”之称。
    澜沧卫自洪明武二十八年(1395)设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卫,以屯赋并入北胜州,共沿续了292年。至今广为人知。
    三、 “洪武调卫”
    卫是明代军队编制名。防地可以包括几个府,一般驻在某地即称某卫。明初在京师和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有的根据所处地区的军事需要和地域情况进行调整而有所增加或减少。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以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卫所编制和实际员额并不完全相符,这是因为云南都指挥使司下辖卫、所,是按洪武七年所定编制执行的,每卫编制5600人,1120人称千户所,112人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总旗辖50人),小旗十(每小旗辖10人)。后来,有的根据所在地区的地位作用,军队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有所增加或减少。
    澜沧卫分左中右前后五千户所,所以下有五十多个屯伍,每伍以千百户领之。军数有“三分操备”的步兵、骑军1017名,“七分屯种”的屯军1126名;预备役丁壮称舍丁1221人;随军家属称军余有6262人。屯田41762.76亩,其中军官职田6223.5亩,士兵屯田35539.26亩。这些万余人军户在北胜州境内屯田躬耕,世代相传,不仅促进了永胜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创了永胜文明史的新纪元。这一史实,民间统称为“洪武调卫”。永胜绝大多数汉民就是“洪武调卫”来的。至今县境内的永北、金官、梁官、程海、期纳、涛源等坝区乡镇的村名多有官、伍、营、所,前后马军、东西马场及马伍等,均以当年军屯时的第一任长官的姓氏命名的。
    “洪武调卫”是朝廷实施的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有各级政府撑腰,在政治地位上,军民籍人户比其它籍民户优越,其后裔受正统观念的驱动而具有强烈的荣耀感。永胜在明代以前没有汉族的记载,不是说没有汉人,应当说有,但极少,且已被夷化,如世守高氏。所以,民间谈及祖籍来历,大都侃切而明快地对曰“洪武调卫入永”。因而“洪武调卫”之说成了约定俗成的深入人心的广义概念,家喻户晓,久盛不衰。
    澜沧卫的建立,确保了滇西北和滇川边境的社会稳定,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加强了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四、“澜沧”一名由来
    “城西有澜沧山,卫与驿皆以此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117《北胜州》载:澜沧山:在城西南二里,高二百丈,卫与驿皆名澜沧以此。又《新纂云南通志》卷二十六《地理考六》“金沙江以北诸山”载:“澜沧山,永北(城)西南二里,高二百余丈,卫与驿皆曰澜沧。”再有一说,“澜沧”之说出于颍国公、征滇明军统帅傅友德。傅友德两次进北胜,第一次在迪里坡放眼远眺,右前方是烟波浩缈的程海,左前方是一马平川的三川坝,正前方则是巍然翘立的澜沧山。他面对浑宏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就已若有所思。第二次由程海东岸上山进北胜,波澜壮阔的程海使他一饱眼福,居高临下,鸟瞰程海,脑海里闪烁出古人名句:《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这里的澜是指大波,程海波澜壮阔也;沧通苍,青绿色,沧江、沧海也。程海观澜韵无穷,沧江环抱蕴灵川。这山就称“澜沧山”,将来置卫,卫以山得名,称“澜沧卫”。傅友德在北胜置卫,并将卫名称为“澜沧卫”的设想,与蓝玉、沐英等高级官员交换过意见,达成共识。随后由沐英之子沐春将这一前瞻方略变为现实。
    五、实证拾零
    1985年8月的一天,我由杨氏乡邻带路,花一天时间,专程到响塘勘察 “明澜沧卫都指挥使杨公贵文墓”,墓誌铭系统明确地记载着“洪武调卫”史实,镌刻着标明开创永胜文明史新纪元的“筑城图”、“垦荒图”。
    1990年清明节前夕,艺友贺汝霖为其父母安碑,请我参与撰写并刻制碑誌,这是我初学撰写碑文。碑安在笔架山麓的看守所东面。休息时我与朋友罗仕德一道沿环山向北游走,打算去灵源南侧的冷家坟山巡视,刚过了沟箐便看到立于清乾隆七年(1742)的“郡医官雨和王先生(恩沛)墓誌”,上面注明:“考其家乘籍南京应天府,先世以从龙功,莅荆楚,明初调卫来滇,授澜沧卫指挥同知,遂寓于此……”我便将此碑文抄录下来,后经查证,此王氏先世任澜沧卫指挥同知者仍王忠也。
    记载澜沧卫史实的实物还有存于永胜一中的明天顺四年(1460)开化寺铜钟,钟上铭记;“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僧纲司开化寺常驻钟”;存于灵源观音寺的明天启年标注澜沧卫官员名单的香炉鼎等文物。(供稿:简良开 责编:陆春旺 终审:李祥 上传:陆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