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灰·铜器·铜艺
http://www.www.pjchep.com    日期: 2015年08月20日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对于永胜县三川镇金官铜匠村的张心凤来说,铜灰、铜器、铜艺是他对金属铜的认识。铜灰代表了这份工作的辛苦,铜器则代表了谋生的手段,铜艺凝聚了时间、心境的追求。在他看来,打制铜器首先是为了生活,“要做得出让别人满意的东西,才能生存下去。”朴实的话语蕴含了精妙的道理,或许正因为有了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他的铜器才兼具了扎实耐用和精致美观的品性,从而享誉省内外。
    金官街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过去丽江马帮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在街面附近的铜匠村一直以来都是铜器的重要生产地,全村几乎家家都有铜匠。然而,时至今日,打制铜器的只剩下五六家了。
    “当时马帮驮来盐巴,跟我们换铜器,铜器质量很高,在中甸、西藏等地很畅销,还卖到了缅甸、印度。”张心凤回忆起这段历史,语气里满是自豪。
    作为家族铜艺的第4代传人,张心凤在1979年退伍后,才开始接触专业的铜器制作。这个行业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辛苦,“一件铜器要打几天,手上脚上被火星烫伤,衣服上满是铜灰,洗不掉。”不过他学得很认真,到1987年左右就正式出师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现成的打铜原料,第一步必须自己炼铜。张心凤从附近山上背来铜矿石,冶炼后化铜、制坯、浇铸、锻打、打磨,数道工序依次进行后,才能得出一件铜器。其中,在张心凤看来,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需求,或根据客户订制条件,心里必须先有一个铜器样子,也即是所谓的“匠心”,最终出来的铜器才能让人满意。
    尽管满身铜灰,但当一件铜器完工的时候,工匠心里总是充满了喜悦。这是时间给予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回报,这种喜悦成为了张心凤直到今天还坚持打制铜器的动力源泉。
    虽然今年已经54岁了,但张心凤每年的打铜原料消耗还是维持在600斤左右,打制的铜器从生活用品为主逐渐向工艺品为主转变,每年的销售收入近百万元。他在金官街上开了一家店铺,主要展示成品。他现在的产品几乎都是订做,客户有广州、上海等地的,也有本地居民。渐渐名声响亮后,一些丽江市民还专门托熟人来购买他的铜器,陪同我采访的三川镇副镇长冯永梅就帮忙为熟人买了三四次。
    张心凤的打铜作坊只有10平方米左右,但墙上、床脚摆满了打铜工具,另一边放着一个大柜子,“这都是我打好的铜器,压箱底的东西哦,我最喜欢这个小酒壶了。”张心凤喜滋滋地打开柜子,把铜器一个个拿了出来给记者看。柜子里大约有20多件铜器,大到火锅,小到酒壶,无不熠熠生辉。他把最喜欢的小酒壶拿起来,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锤印,仿佛蜂窝一般,确实令人喜爱。
    从铜灰到铜器再到铜艺,张心凤感触颇多。打铜虽然辛苦,但当他沉浸在一锤一锤的敲打中时,看着手里的铜片一寸一寸地发生改变,往往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而面对客户手捧铜器时的称赞,他觉得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天旱饿不死手艺人”。张心凤一心一意要把手艺传给小儿子,但年轻人只在寒暑假回家的时候跟他练习一下,尽管现在已经掌握了打制铜盆的技术,但离融会贯通还差得远。张心凤想下一步要耐心劝导儿子把注意力转到打制铜器上来。(作者:余国鹏 和茜 编审:陆春旺)(文章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