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条例 加强党内监督
http://www.www.pjchep.com    日期: 2016年12月29日     365bet娱乐场官网

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手段,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这对于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内监督条例》为党内监督工作和监督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的程序、规范和制度依据,从制度顶层设计上完善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是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的基础性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制度笼子,有充分和必要的理由在党内及时贯彻落实。
    加强党内监督是防止执政党腐败蜕变的有效手段,《党内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就在于解决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够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紧紧围绕“责任”,针对不同主体,明确监督职责,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实现监督主体、职责、措施的有机统一,体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权责要对等、失责必追究,追究必严肃的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加强党内监督。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决定着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主要的监督手段,党内监督不到位、对党内的腐败行为不严厉惩处,其他的监督作用必然收效甚微。所以,加强党内监督就有利于有效遏制国家权力的滥用,压制和约束一小撮既得利益集团的过快“繁殖”,促进和保障社会的相对公平正义、防止和抑制贫富的两极分化,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
    回顾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动乱的根源,主要表现是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王朝灭亡之前,表面上是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社会都出现了所谓的“精英繁荣”,实际上则是土地和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极少数家族或集团手里,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1945年7月 ,黄炎培到延安与毛泽东主席交谈时谈到了朝代更替的兴亡周期率。毛泽东主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些历史事实警示我们,加强党内监督是防止贫富不均和社会动乱的预防之策,能有效防止社会的动荡,并关系到王朝的更替。
    加强党内监督,重在对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关键在于发扬党内民主,重点在于用好“四种形态”,管理好绝大多数的党员同志,着力监督好掌握权力的各级“关键少数”,特别要通过使用“重典”,只有查办那些胆大妄为、违法乱纪的“关键少数”及其集团成员,将其绳之以法,才能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才能逐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围绕监督一把手设计制度和责任,提出了60多项监督措施,体现了发扬党内民主的精神,是对“四种形态”成果的综合运用。比如领导干部要在民主生活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发现、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敢于担当,考察考核班子成员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评语要和本人见面、载入档案;函询要由干部本人对违纪问题反映作出说明,所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在说明上签字,报上级纪委;建立插手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和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等等。这些规矩在理论上体现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为党内监督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党内监督落脚点在于推进党内监督体制的改革创新。制度的生命在于与时俱进,制度的作用在于贯彻执行,执行制度关键在人。党内监督要落到实处就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中央反腐倡廉的各项决策部署,进行党内监督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地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内监督机构,保持地方党内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活力,加强党内监督干部队伍建设,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问责追责,坚决清除党内腐败分子,持续纠正“四风”,有效纠正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真正把我们党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把党内监督的威力显示出来,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供稿:王定华  责编:陆春旺 终审:李祥 上传:陆春旺)